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


    宋代    朱熹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原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作者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翻译

翻译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1、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2、那得:怎么会。
3、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4、清如许:这样清澈。
5、如:如此,这样。
6、清:清澈。
7、为:因为。
8、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9、“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10、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11、中流:河流的中心。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拼音

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 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cǐ rì zhōng liú zì zài háng.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诗意

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
刚才枉费推移力,如今水涨,船在江心里,就可以从容自在地向前行驶了。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创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的宋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宋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