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登锦城散花楼,登锦城散花楼的原文/翻译

《 登锦城散花楼 》,登锦城散花楼的原文/翻译


《登锦城散花楼》,登锦城散花楼的原文/翻译


    唐代    李白


登锦城散花楼的原文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登锦城散花楼》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登锦城散花楼》的翻译

翻译
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
珍珠串成的门帘悬挂在银色的帘钩上,凌云欲飞的楼梯升起在碧绿的树丛中。
站在楼头,放眼四望,一切忧愁愤懑的情绪都一扫而空了。
昏暗的暮雨潇潇飘向三峡,满江的春水环绕着双流城。
今天我来此登楼而望,简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览。

注释
⑴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一名锦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故址在今成都市区东北隅。
⑵金窗、绣户:装饰华美的门窗。
⑶珠箔(bó):即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银钩:玉制之钩。银:一作“琼”。
⑷飞梯:即高梯,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⑸忧:一作“愁”。
⑹三峡:指长江三峡。其说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在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
⑺双流:县名。属成都府,因以县在二江(郸江、流江)之间,故得名双流,即今四川省双流县。

《登锦城散花楼》的拼音

rì zhào jǐn chéng tóu, cháo guāng sàn huā lóu.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jīn chuāng jiā xiù hù, zhū bó xuán yín gōu.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fēi tī lǜ yún zhōng, jí mù sàn wǒ yōu.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mù yǔ xiàng sān xiá, chūn jiāng rào shuāng liú.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jīn lái yī dēng wàng, rú shàng jiǔ tiān yóu.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登锦城散花楼》的诗意

日照锦城头,早晨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银钩悬。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虑。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现在来了一个登上望,像上九天游。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登锦城散花楼》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是李白最早创作的诗歌之一。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认为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春初游成都时;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则认为此诗是李白在开元十年(722年)重游成都时所作。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登锦城散花楼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