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登襄阳城,登襄阳城的原文/翻译

《 登襄阳城 》,登襄阳城的原文/翻译


《登襄阳城》,登襄阳城的原文/翻译


    唐代    杜审言


登襄阳城的原文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襄阳城》作者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登襄阳城》的翻译

翻译
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顿觉景象开阔。
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连,转折迂回而去。
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
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注释
⑴三秋:指九月,即秋天的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⑵楚山:在襄阳西南,即马鞍山,一名望楚山。
⑶汉水:长江支流。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
⑷冠盖:里名,据《襄阳耆旧传》载,冠盖里得名于汉宣帝时。因为当时襄阳的卿士、刺史等多至数十人。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
⑸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
⑹习池:汉侍中习郁曾在岘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登襄阳城》的拼音

lǚ kè sān qiū zhì, céng chéng sì wàng kāi.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chǔ shān héng dì chū, hàn shuǐ jiē tiān huí.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guān gài fēi xīn lǐ, zhāng huá jí jiù tái.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xí chí fēng jǐng yì, guī lù mǎn chén āi.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襄阳城》的诗意

旅客三秋天的到来,层城四面开。
楚山横向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是不是新里,章华就是旧台。
练习池风景不同,回去的路布满尘埃。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登襄阳城》的创作背景

唐中宗时,杜审言因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交往,被流放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在今越南境内)。《《登襄阳城》杜审言 古诗》就写于这次流放途中经过襄阳之时。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登襄阳城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