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上三峡,上三峡的原文/翻译

《 上三峡 》,上三峡的原文/翻译


《上三峡》,上三峡的原文/翻译


    唐代    李白


上三峡的原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上三峡》的翻译

翻译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注释
⑴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⑵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⑶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⑷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上三峡》的拼音

wū shān jiā qīng tiān, bā shuǐ liú ruò zī.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bā shuǐ hū kě jǐn, qīng tiān wú dào shí.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sān cháo shàng huáng niú, sān mù xíng tài chí.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sān cháo yòu sān mù, bù jué bìn chéng sī.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的诗意

巫山夹青天,巴水这样。
巴水忽然都可以,青天没有到达时。
三朝上黄牛,三个晚上走太慢。
三朝又三个晚上,不觉得头发成丝。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上三峡》的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璘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出师,曾三次派遣使者聘请李白参加他的幕府,李白出自报国立功的良好愿望应聘入幕。至德二载(757年)唐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发生夺权内讧,李亨消灭了李璘的军队。李白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后来又流放夜郎。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时创作的。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上三峡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