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原文/翻译

《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原文/翻译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原文/翻译


    唐代    王维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原文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作者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翻译

翻译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
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⑵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拼音

chǔ sāi sān xiāng jiē, jīng mén jiǔ pài tōng.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jiāng liú tiān dì wài, shān sè yǒu wú zhōng.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jùn yì fú qián pǔ, bō lán dòng yuǎn kōng.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xiāng yáng hǎo fēng rì, liú zuì yǔ shān wēng.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诗意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郡邑浮前浦,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喜欢风日,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创作背景

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径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汉江临泛/汉江临眺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