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原文/翻译

《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原文/翻译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原文/翻译


    唐代    崔涂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原文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作者崔涂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翻译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
①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②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③“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④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⑤飘:一作“漂”。
⑥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拼音

tiáo dì sān bā lù, jī wēi wàn lǐ shēn.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luàn shān cán xuě yè, gū zhú yì xiāng rén.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jiàn yǔ gǔ ròu yuǎn, zhuǎn yú tóng pú qīn.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nà kān zhèng piāo bó, míng rì suì huá xīn.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诗意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逐渐与骨肉远,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那堪正飘动,第二天岁华新。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