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古诗词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诗人大全 古诗三百首 古诗文网
分类: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位置:首页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原文/翻译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原文/翻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原文/翻译


    唐代    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原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翻译

翻译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⑴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⑵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⑶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⑷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拼音

yù kē shān shān xià yuè lún, diàn qián shí dé lù huá xīn.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zhì jīn bú huì tiān zhōng shì, yìng shì cháng é zhì yú rén.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古诗》。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诗意

玉颗缓缓地向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在天中的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创作背景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唐代,您还可以浏览 古诗词 / 诗人大全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唐代古诗推荐

最新推荐


古诗文网    www.wsifi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